一是严格选拔评聘,确保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过硬。我院的辅导员选拔评聘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在学院党委领导下,由组织人事处和学生处、各系采取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的方式组织实施,积极鼓励热爱学生工作、具有强烈责任心,具备一定业务水平且有多年在校工作经验的优秀人才担任。所有选聘的辅导员在接受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入辅导员队伍。辅导员按照先专后兼安排工作量,专职辅导员师生比为三年制高职不低于1:200、五年制高职不低于1:150,兼职辅导员师生比为三年制高职不低于1:80、五年制高职不低于1:50,符合国家标准。目前我院有专职辅导员10人,兼职辅导员21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历6人,平均年龄31岁,21名中共党员,其中专职辅导员均为中共党员,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良,热爱学生、充满活力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基本形成,还涌现出了王飞、杨超两位省级优秀辅导员。
二是注重培养培训,促进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发展。每年在校内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还邀请兄弟院校学生工作专家来院讲学传经、研讨交流,选送优秀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开展辅导员德育论文或典型案例分析评选活动,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等。近年来,累计选送25人次参加了省级辅导员业务培训,专职辅导员大多数都有陕师大基地与延大基地的培训经历。39人次的德育论文获得学院表彰,其中赵萍萍老师的《一例大学生抑郁咨询案例报告》获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奖,王飞老师主持申报的《志愿服务微行动,实践育人大成效》工作项目被省委高教工委确定为省级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并立项建设,辛媛老师在陕西省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0名专职辅导员全部通过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等,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极大的提升了我院辅导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了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引导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迈进。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建立了由学院党政一把手牵头领导,主管副院长负责,学生处具体落实,各系党总支书记组织实施,党政齐抓、院系双重领导的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近年来,学院结合中省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文件精神,相继出台实施了《中共永利欢乐娱人城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永利欢乐娱人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办法》、《永利欢乐娱人城专兼职辅导员绩效工绩分配暂行办法》、《中共永利欢乐娱人城委员会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意见》等多个文件规定,这一系列文件规定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工作范畴,明晰了岗位职责,明确了职业标准,极大的提升了辅导员的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营造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是细化工作考核,实现辅导员日常工作精心化管理。我院对辅导员实行院系双重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辅导员工作三级考评体系,考核工作根据辅导员岗位特点,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常规工作与特殊工作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学生、系部、学院三级评价。把辅导员每天、每周、每月要做的规定动作细化到学生的一日生活常规中,作为考核的硬性指标;把辅导员当月的特色动作作为弹性指标,细化到每项创新性工作中;把每月学生的实际表现作为效果指标,细化到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规范中。每月综合考核确定等次,按考核等次计发津贴,并将月考核结果作为学期、年度全面综合评估辅导员工作的主要依据,考核结果记入个人人事档案,并与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挂钩。精细化的管理对于辅导员提高工作效率,扎实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客观、公正评价辅导员工作,调动广大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良性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处 王飞)